漏損是供水管網中普遍存在但不容忽視的現象,已成為近年國內外供水行業探討的熱點。對于水務公司而言,探索有效的漏損檢測方法是漏損率管理的重要環節。但一些傳統的漏損檢測方法,如音聽法、聲波法等,依靠工作人員走訪,不僅耗時而且人力成本較高,排查范圍也非常有限,對于城市規模大、管網結構復雜的供水系統,效果甚微,本次提供最全的供水管網漏損檢測的方法,請仔細看完
一、常見的漏損檢測原理及儀器設備法
管網漏損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需要及時的檢測和修復,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和供水系統的損失。
常見的方法包括:聲音檢測法、流量計量法、壓力變化法、滲漏水檢測法、熱成像法、化學示蹤法、無損檢測技術、管道內窺法等。
1. 聲音檢測法
通過檢測管道或設備中的聲音變化來識別漏損點。常見的有噪聲分析儀、聽漏棒法、相關撿漏儀等
2. 流量計檢測法
通過監測管網中的流量變化來檢測漏損,常用的設備包括流量計和流量傳感器。
3. 壓力變化法
通過檢測管道或設備中的壓力變化來識別漏損點。常見的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差傳感器等。
4. 滲漏水檢測法
通過監測地下管道周圍的土壤濕度變化,來判斷是否存在漏損,常用的設備包括濕度傳感器。
5. 管道內窺法
基于閉路電視成像原理的管道內窺法
6.熱成像法
通過使用紅外熱像儀或熱成像相機,檢測管道表面的溫度變化,以尋找可能的漏損點。
7. 化學示蹤法
通過向管網注入示蹤劑,如熒光染料或化學物質,通過取樣和分析來確定漏損點。
8. 無損檢測技術
包括超聲波檢測、磁流體檢測、雷達檢測等技術,以非破壞性的方式檢測管道的漏損情況。
二、聲音檢測法——聽漏棒法
聽漏棒法是一種基于聲音檢測的管道漏損檢測方法。它是通過使用專門的聽漏棒(也稱為聽棒或聽桿)來放置在閥門、消防栓等位置,通過聽取管道漏損出水口位置在管道中傳播的聲信號,從而判斷管道漏損點位置。
原理:是利用聽漏棒的敏感性和放大功能,將水管中漏水產生的聲音傳導到聽棒上,使操作人員能夠更容易地聽到和識別漏水聲音。
聽漏棒通常由一個長桿和一個放大器組成,通過將聽棒的末端放置在管道表面或接近漏損點,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聽覺判斷漏損的存在和位置。
聽漏棒法適用于較小規模的供水管道和一些特定的場景。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其他有效的漏損檢測方法以提高準確性和效率。
閥栓聽音法:閥栓聽音法是用聽音桿或電子聽漏儀直接在管道暴露點(如消火栓、閥門及暴露的管道等)聽由漏水點產生的漏水聲,從而確定漏水管道,縮小漏水檢測范圍。聽測點距漏水點位置越近,聽測到的漏水聲越大;反之,越小
地面聽音法:當確定漏水管段后,用電子聽漏儀在地面聽測地下管道的漏水點,并進行精確定位。聽測方式為沿著漏水管道走向以一定間距逐點聽測比較,當地面拾音器靠近漏水點時,聽測到的漏水聲越強,在漏水點上方達到最大。
三、聲音檢測法——噪聲記錄儀
噪聲記錄儀一般由安裝在配水系統的聲學接收控制器及多個數據記錄器組成,記錄器分布在如消火栓、閥門及其他管道暴露位置??梢愿鶕A設的時間自行啟動,主要記錄夜間的管道漏水噪聲信號,通過專門軟件對信號數據分析,推斷漏損管道位置。
噪聲檢測儀的特點和功能包括:
聲音傳感器:
噪聲檢測儀配備了高靈敏度的聲音傳感器(也稱為麥克風),用于捕捉環境中的聲音信號。
聲音分析和測量:
噪聲檢測儀能夠對捕捉到的聲音進行分析和測量,包括聲音的強度(分貝),頻譜特性,聲音的持續時間等。
數據記錄和顯示:
噪聲檢測儀可以記錄和存儲測量數據,以便后續分析和報告。它通常具有顯示屏,可實時顯示噪聲水平和其他相關參數。
頻率加權和時間加權:
噪聲檢測儀通常具有頻率加權和時間加權功能,以根據不同的噪聲類型和標準進行噪聲評估。
數據傳輸和連接:
一些噪聲檢測儀具有數據傳輸和連接功能,可以通過藍牙、USB或其他接口與計算機或移動設備進行數據傳輸和分析。
四、聲音檢測法——相關檢漏儀
相關檢漏儀構成包括主機、兩個傳感器和配套的無線發射器,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傳感器收集漏損位置傳播聲波信號的時間差,并利用無線發射器將信號數據傳輸至主機,進而得到漏損點的位置。這種檢漏儀常用于漏水檢測和定位,基于聲音傳播的原理來判斷漏水點位置。
優點:儀器自動確定漏點位置人為干預少,漏點定位準確率較高,對于難點問題,如管道埋的太深,漏量較小,漏口方向向下等,能發揮較好的作用
缺點:投資較大,需正確輸入管道的各項參數,要求測漏人員要熟悉管道走向,埋深,管材等。
五、壓力檢測法——連續監測法
通過在管網中安裝壓力傳感器或監測裝置,連續監測管道中的壓力變化。這些裝置可以實時記錄管道中的壓力數據,并將其傳輸到數據采集系統進行分析和處理。
優點:能夠提供長期、連續的壓力監測,有助于發現漏損點的變化和趨勢。可實現自動化的數據記錄和分析。
缺點:需要較長時間的監測周期,對設備的安裝和維護要求較高。不能提供即時的漏損位置定位,需結合其他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定位。